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 池 的 基 本 常 識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一.電压:两极間的電位差稱為電池的電压。主要有標稱(額定)電压、开路電压、充電終止(截止)電压和放電終止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(截止)電压、实际電压等。電池刚出廠时,正負极之間的電势差稱為電池的標稱電压。標稱電压由极板材料的電极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位和内部電解液的浓度决定。当环境温度、使用时間和工作状态变化时,单元電池的輸出電压略有变化,此外,電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池的輸出電压与電池的剩余電量也有一定关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常用的電池標稱電压有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磷酸鐵鋰(LiFePO4):      3.2V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鋰离子/鋰聚合物(Li-ion/Lipo):3.7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錳酸鋰(Li2MnO4):         3.7V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元材料(Ternary Material):     3.2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碱性碳性柱式(LR/R_P):1.5V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镍镉镍氢(NiCd/NiMH):1.2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鋰锰扣式柱式(CR) :      3.0V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鋰亚硫酰氯(ER) 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池刚充满電后的電压稱為开路電压;蓄電池充足電时,极板上的活性物質已达到饱和状态,再繼續充電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池的電压也不会上升,此时的電压稱為充電終止電压。实际测得的電池電压稱為实际電压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镍镉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压為1.75~1.8V;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鋰离子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压為4.25V;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磷酸鐵鋰的充電終止電压為3.75V;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鋰聚合物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压4.25V;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放電終止電压是指電池放電时允许的最低電压。如果電压低于放電終止電压后電池繼續放電,電池两端電压会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迅速下降,形成深度放電,这样,极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電时就不易再恢复,从而影响電池的壽命。放電終止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压和放電率有关。放電電流直接影响放電終止電压。在规定的放電終止電压下,放電電流越大,電池的容量越小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镍镉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压一般在1.0V-1.1V;         鋰离子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压為3.0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磷酸鐵鋰的放電終止電压一般规定為2V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鋰聚合物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压3.0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二.電流:蓄電池的充電電流通常用充電速率C表示,C為蓄電池的標稱(額定)容量。例如,用2A電流对1Ah電池充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,充電速率就是2C;同样地,用2A電流对500mAh電池充電,充電速率就是4C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三.容量: 電池充足電后,在一定放電条件下,放至规定的終止電压时,電池放出的总容量稱為電池的標稱(額定)容量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池的容量通常用Ah(安时)表示,1Ah就是能在1A的電流下放電1小时。单元電池内活性物質的数量决定单元電池含有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的電荷量,而活性物質的含量则由電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,通常電池体积越大,容量越高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四.内阻:電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電阻和离子流的阻抗。在充放電过程中,极板的電阻是不变的,但是,离子流的阻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抗将随電解液浓度的变化和带電离子的增减而变化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五.分类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1.按外觀:         分為园柱型、方型、纽扣型、异型、組合型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2.按使用次数: 分為一次電池(不能重复使用,如干電池等),二次電池(可以多次充電循环使用,如镍氢鋰离子等)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3.按材料:         分為镍镉镍氢、鋰离子鋰聚合物、碱性碳性、鋰亚硫酰氯、氧化銀、鉛酸電池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六.记忆效应:镍氢镍镉電池在使用过程中,如果電量没有全部放完就开始充電,下次再放電时,就不能放出全部電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量。比如,镍镉電池只放出80%的電量后就开始充電,充足電后,该電池也只能放出80%的電量,这种现象稱為镍氢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镍镉電池的记忆效应。记忆效应可用多次的过放電来消除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七.串联/并联: 当電池組串联时,電压叠加,容量不变;当電池組并联时,容量叠加,電压不变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八.充電过程与充電方法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池的充電过程通常可分為预充電、快速充電、补足充電、涓流充電四个阶段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对长期不用的或新電池充電时,一开始就采用快速充電,会影响電池的壽命。因此,这种電池应先用小電流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充電,使其满足一定的充電条件,这个阶段稱為预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快速充電就是用大電流充電,迅速恢复電池電能。快速充電速率一般在1C以上,快速充时間由電池容量和充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速率决定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為了避免过充電,一些充電器采用小電流充電。镍氢镍镉電池正常充電时,可以接受C/10或更低的充電速率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这样充電时間要10小时以上。采用小電流充電,電池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气体,電池温度也不会过高。只要電池接到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充電器上,低速率恒流充電器就能对電池提供很小的涓流充電電流。電池内产生的热量可以自然散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快速充電分恒流充電和脉冲充電两种,恒流充電就是以恒定電流对電流充電,脉冲充電则是首先用脉冲電流对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池充電,然后让電池放電,如此循环。電池脉冲的幅值很大、宽度很窄。通常放電脉冲的幅值為充電脉冲的3倍左右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虽然放電脉冲的幅值与電池容量有关,但是,与充電電流幅值的比值保持不变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采用某些快速充電止法时,快速充電終止后,電池并未充足電。為了保证充入100%的電量,还应加入补足充電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过程。补足充電速率一般不超过0.3C。在补足充電过程中,温度会繼續上升,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极限时,充電器转入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涓流充電状态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存放时,镍氢镍镉電池的電量将按C/30到C/50的放電速率减小,為了补偿電池因自放電而损失的電量,补足充電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結束后,充電器应自动转入涓流電过程,涓流充電也稱為维护充電。根据電池的自放電特性,涓流充電速率一般都很低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只要電池接在充電器上并且充電器接通電源,在维护充電状态下,充電器将以某一充電速率给電池补充電荷,这样可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使電池总处于充足電状态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九.镍氢镍镉快速充電終止控制方法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从镍氢镍镉電池快速充電特性可以看出,充足電后,電池電压开始下降,電池的温度和内部压力迅速上升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為了保证電池充足電又不过充電,经常采用定时控制、電压控制和温度控制等多种方法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(1)定时控制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采用1.25C充電速率时,電池1h可充足;采用2.5C充電速率时,30min可充足。因此,根据電池的容量和充電電流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很容易确定所需的充電时間。这种控制方法最简单,但是由于電池的起始充電状态不完全相同,有的電池充不足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有的電池过充電,因此,只有充電速率小于0.3C时,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(2)電压控制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在電压控制法中,最容易检测的是電池的最高電压。常用的電压控制法有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最高電压(Vmax) 从充電特性曲线可以看出,電池電压达到最大值时,電池即充足電。充電过程中,当電池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压达到规定值后,应立即停止快速充電。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是:電池充足電的最高電压随环境温度、充電速率而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变,而且電池組中各单体電池的最高充電压也有差别,因此采用这种方法不可能非常准确地判断電池已足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压負增量(-ΔV) 由于電池電压的負增量与電池組的绝对電压无关,而且不受环境温度和充電速率等因素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影响,因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電池已充足電。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是:電池電压出现負增量后,電池已经过充電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因此電池的温度较高。此外鎳氫電池充足電后,電池電压要经过较长时間,才出现負增量,过充電较严重。因此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適用于镍镉電池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電压零增量(0ΔV) 鎳氫電池充電器中,為了避免等待出现電压負增量的时間过久而损坏電池,通常采用0ΔV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控制法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:充足電以前,電池電压在某一段时間内可能变化很小,从而造成过早地停止快速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為此,目前大多数鎳氫電池快速充電器都采用高灵敏-0ΔV检测,当電池電压略有降低时,立即停止快速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(3)温度控制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為了避免损坏電池,電池温度过低时不能开始快速充電,電池温度上升到规定数值后,必须立即停止快速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有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最高温度(Tmax):充電过程中,通常当電池温度达到45℃时,应立即停止快速充電。電池的温度可通过与電池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装在一起的热敏電阻来检测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热敏電阻的响应时間较长,温度检测有一定滞后,同时,電池的最高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关。当环境温度过低时,充足電后,電池的温度也达不到45℃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温升(ΔT):為了消除环境影响,可采用温升控制法。当電池的温升达到规定值后,立即停止快速充電。為了实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现温升控制,必须用两只热敏電阻,分别检测電池温度和环境温度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温度变化率(ΔT/Δt): 镍氢和镍镉電池充足電后,電池温度迅速上升,而且上升速率ΔT/Δt基本相同,当電池温度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每分钟上升1℃时,应当立即終止快速充電,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设法减小热敏電阻非线性的影响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最低温度(Tmin) 当電池温度低于10℃时,采用大電流快速充電,会影响電池的壽命。在这种情况下,充電器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应自动转入涓流充電,待電池的温度上升到10℃后,再转入快速充電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(4)综合控制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上述各种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。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,均能准确可靠地控制電池的充電状态,目前镍氢镍镉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快速充電器中通常采用包括定时控制、電压控制和温度控制的综合控制法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十.鋰离子/鋰聚合物電池充電方法: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目前鋰電池充電主要是限压限流法,初期恒流(CC)充電,電池接受能力最强,随着充電过程不断进行,极化作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用加强,温升加剧,電压上升,当荷電达到约70~80%时,電压达到最高充電限制電压,转入恒压(CV)充電阶段。在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恒压阶段,有稱涓流充電,大约花费30%的时間充入10%的電量,電流强度减小,温升不再增加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这种过程考虑電池組总電压或平均電压控制,其实总有单体電压较高者,相对組内其它電池已经进入过充電阶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段。同理,在放電时,在組内就有过放電電池,过充过放对電池的损害都是致命的,不同之处仅在于过充产生大量气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体、易自燃和爆炸、表象剧烈;过放外觀变化和缓、但失效速度却极快,在正常使用中都应严格避免出现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对此,就有一种稱為并联控制、均衡管理的新的鋰電充電方法,能够对每一节電蕊单独进行充放電管理,均衡控制,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这种动态均衡集中了放電均衡与充電均衡两种均衡的优点,尽管单体電蕊之間初始容量、電压、内阻等有差异,在工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作中却能保证相对的充放電强度和深度的一致性,渐进达到共同的壽命終点。这种方法对大電流放電特别適用,我公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司现已研制出对多达20节的串联鋰電进行PCB均衡保护,最高放電電流可达100A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因此,在给鋰電池充電时,一定要使用專用的鋰電充電器,特别是要注意与所使用的電蕊的参数要配套,要一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致,当鋰電池組合使用时,一定要给電池組加PCB保护板,才可能避免電蕊豉包,漏液,甚至起火,爆炸,尽可能长地延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长電池的使用壽命,不过充不过放,增加電池的循环使用次数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